电子邮箱 ENGLISH
之江新闻
之江要闻
校园生活
服务地方
媒体之江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 之江新闻 >> 之江要闻 >> 正文

学院隆重召开六届四次“双代会”

2020-06-01   来源:学院办公室(宣传部)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六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5月29日举行。学院领导姜少飞、彭松波、潘海涵、陈金友、陈根宝、张英杰、程宣梅和第六届教代会、工代会正式代表出席会议。正高职称教师和非正式代表的中层干部列席会议。

院长姜少飞在大会开幕式上作题为《实施“三大战略” 聚焦“三位一体”凝心聚力开创之江学院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学院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他表示,2019年学院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坚持聚焦师生关切,以党建强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区域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师资队伍“量质”稳步提升;坚持文化价值引领,大学文化的“增溢”效应进一步凸显;坚持统筹协调推进,综合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对于下一阶段学院的工作思路,他强调,必须更加坚定信心直面学院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实施“三大战略”,聚焦“三位一体”,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对于下一阶段学院的工作重点,他指出,一是要以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想引领,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文化建设。三是要以深化第八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激发办学活力。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职工薪酬激励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四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加强课程建设,继续深化产教融合,继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推进国际化教育战略。五是要强化学科要素,提升科研品质和社会贡献度。厚实学科要素,加强“立地”科研,建好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六是要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完善内控机制,不断提高对重大改革和重要政策的风险预见性和防控力,优化综合保障体系,继续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

党委书记彭松波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之年,更是学院进行第八轮岗位聘任、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工作,他提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尤其在学院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起点,更要正确认识当下与长远、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学院发展为己任,把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定目标,拓宽视野,放大胸怀,理性面对改革可能带来的短期阵痛,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弘扬实干精神,努力写好学院改革发展“奋进之笔”。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作为、自我加压,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后退,全面提质增效,奋力追赶超越,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开拓创新,以专业的素养、优异的业务水平和育人能力,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院新一轮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三是要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强化工会源头参与,积极落实广大代表和教职工对学院改革、建设、发展等重大事项所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深化院务公开工作,合理集中民意,有效汇集民智,让广大教职工全面了解学院情况和发展规划。

大会讨论审议了工会工作报告和院务公开专栏报告,审议通过《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岗位设置与聘任办法》。会上,商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机关代表团等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学院办公室负责人代表六届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报告》,报告对六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办理情况和六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征集情况作了说明。

会上还表彰了2019年度学院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大会号召,全院教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统一思想和行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院的各项事业发展中来,抢抓机遇,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团结奋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姜少飞作工作报告

彭松波讲话

主席团会议

表彰2019年度学院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

会议现场

 



上一条:柯桥街道党工委一行来院交流对接
下一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行“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座



返回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