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坛”在学院举行,陆龙骅教授作了题为“南极臭氧洞与环境保护”的讲座,全院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陆龙骅教授在本次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臭氧”方面的知识以及当下我们所处环境的真实状况,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展望。陆龙骅教授就大气层的分层、“好臭氧”的分层、“臭氧洞”的特点、紫外线辐射、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全球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等一系列问题做了深刻的讲解剖析。现场师生就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的道布森单位密度、城市热岛效应、臭氧层自我修复等问题与陆龙骅教授展开激烈的探讨。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重视环境保护以及要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要向陆教授学习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业以及日常生活中。
主讲人简介:
陆龙骅教授,南北极气象与全球变化研究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气象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海洋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学术顾问、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青藏高原和南、北极考察,青藏高原、极地气象与全球变 化等研究。曾8次去青藏高原、2次赴南极、3次到北极地区考察。有11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科普文章70余篇,科普讲座600余场。曾获“全国科普先进 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