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ENGLISH
之江新闻
之江要闻
校园生活
服务地方
媒体之江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 之江新闻 >> 之江要闻 >> 正文

【六争攻坚】建筑学院立足专业特色,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1-11-15   来源:建筑学院

【六争攻坚】编者按: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动员全院上下强化“争”的意识,焕发“争”的斗志,咬定“争”的目标,拿出“争”的行动,提高“争”的本领,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现学院官网推出“六争攻坚”专题,深入反映各部门单位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中的进展成效、经验举措,进一步营造在对标对表中领跑竞跑的浓厚氛围。


为高质量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围绕“六争攻坚”总体目标,建筑学院坚持目标引领、精准攻坚,重点打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融合”三副牌,以绍兴市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基地为平台,融合“教学、竞赛、科研、地方服务、学生社会实践”五大板块,探索“五位一体”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解决区域重大需求能力,助推学院一流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建设。

以绍兴乡村空间为对象,融入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积极与本地乡村对接联动,将绍兴“美丽庭院”、“五星3A”、“乡村振兴先行村”等乡村建设行动中所需要的设计项目和发展需求,作为学生竞赛主题和课程设计对象,以赛促学、真题真做。尤其将竞赛主题和地方需求融入到庭院设计、广场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各类建筑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在完成课程设计成果的同时,也为柯桥区安昌街道、福全街道、钱清街道、东埔街道、王坛镇、漓渚镇等提供了数十套乡村策划类及空间设计类方案,参赛绍兴市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并获奖50余项,极大提升了学生开展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和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动性,构建了课程设计、学生竞赛、地方需求相融合的专业教学新模式。

以地域乡村振兴为主题,构建多层级学科竞赛体系。结合建筑学院三大专业优势及绍兴乡村建设需求,发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师科研服务特色,高效组织全院师生参加浙江省(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并申报立项之江学院第一个市级竞赛基地——绍兴市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基地,已成功举办绍兴市第一届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吸引在绍12所高校2000余人次参赛,搭建了我院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模式和实践育人新平台。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串联之江杯(运河杯)、绍兴市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浙江省(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设计竞赛,以及“互联网+”、“挑战杯”等多个赛事,形成以乡村振兴为特色和主题的多层级学生竞赛体系。2019年以来,建筑学院获得与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国家级竞赛奖项1项、省级一类竞赛银奖及以上4项、省级一类竞赛铜奖9项,以及市级一类竞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6项;立项与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3项、市级1项、院级3项。

以地方乡村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综合型服务模式。以“一院一会一中心”为平台,立足专业特色,以课程设计、主题竞赛、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地方乡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建筑学院发挥教师专业技能,先后在绍兴稽东镇、齐贤镇、湖塘街道、福全街道、漓渚镇等开展一系列服务乡村的工程实践项目20余项,申报立项多个与绍兴水乡聚落保护、乡村振兴发展、乡村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病害检测修复等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0余项,并与多地共建多个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学院师生力量在柯桥区建立了10余个村庄服务联系点,将村庄建设需求作为学生竞赛和课程设计主题,同学们以课程作业和竞赛作品的形式为钱清街道、安昌街道等提供了有价值、有深度的设计服务和社会实践。学院教师组建多个“驻镇村规划师”团队及助力乡村振兴智库团队,把服务工作扎根在基层一线,积极做好镇村规划服务,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共同富裕献计献策。

以建筑专业特色为基础,创新学生社会实践新思路。围绕建筑学院专业课程特色及地方乡村振兴需求,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所具备的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技能,应用到学生日常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地方乡村提供有价值的设计图纸、规划文本、策划方案、模型实物等专业服务。与专业设计课程、绍兴市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基地相结合,提前谋划、多点融合,构建可持续、有特色、专业性的社会实践体系。



上一条: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沙龙
下一条:学院戴安娜院士工作站和柯桥绿色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启用仪式在亚申科技举行



返回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