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ENGLISH
之江新闻
之江要闻
校园生活
服务地方
媒体之江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 之江新闻 >> 之江要闻 >> 正文

现代书院制的探索与实践获校学生工作创新奖

2018-01-16   来源:学生工作部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奖评比结果揭晓,我院题为《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现代书院制的探索与实践》的学生工作成果荣获2017年校级学生工作创新奖。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奖时隔四年再次举办,本次共有21个学院申报参与角逐,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授予8个学院该项荣誉。

学院从201611月起正式实施现代书院制,依托校园第三空间,以尚德书院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营造独具特色的现代书院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优质文化环境和自我教育平台,在白纸上绘出美丽的育人蓝图。

白纸作画奏新曲

随着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更加活跃,如何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更好地解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学院提出了现代书院制的育人模式,着重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索并实践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现代书院制酝酿之初,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学生工作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走访调研兄弟院校和二级学院,反复推敲实施方案。方案明确现代书院制借鉴全人教育理念,强调以生为本,体现全人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强调知行合一,鼓励学生自治,更好地加强师生的思想交流;注重个性培养,彰显大学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注重行为养成,普及诚信教育,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出彩自己、照亮别人。

书院育人谱新章

作为学院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现代书院制依托校园第三空间,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诚信教育及行为养成,把学生自主培养成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兼具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青年,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才能施展、能力提升,鼓励学生争做新时代弄潮儿。

现代书院制取名尚德书院,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对书院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与指导,下设书院工作办公室,负责书院日常工作运行。书院以博雅读书、博雅“心晴”、博雅讲坛、博雅实践、博雅修身、博雅视野等博雅系列活动为载体,聘请书院成长导师、发展导师等指导开展相应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书院还成立学生理事会,选拔学院、二级学院学生组织主要学生干部担任理事会学生干部,鼓励学生自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书院开发了手机预约APP,既方便又快捷,学生通过手机APP实现“主动预约—自主考勤—自我考核”的书院活动参与全过程。

拓展思路创新绩

一年来,书院学生收获了累累硕果,不断刷新纪录,各个领域捷报频传。

一方面,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技能得以有效提升。一年来,尚德书院先后聘请197位干部教师和54位校友、企业家担任导师,指导各类学科竞赛700余人次,并首次获得“创青春”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在校“运河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立项总数和获奖总数均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列全校本科生组第一。另一方面,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好锻炼。先后组织23场文化下乡巡演活动,足迹遍布柯桥区16个乡镇、街道;2500余名青年学生组成72支社会实践队伍参与校外实践,受到50余次各界媒体的关注;500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与地方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累计服务工时超过30000小时。

此外,学生身体素质、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也得以提升。在一日生活制体质锻炼要求辅以日常体测训练后,我院大学生体测成绩从原来的排名倒数连续两年跃居全省高校前十名;全年组织40余场博雅讲坛,参与学生近4000人;开展读书沙龙160余场,参与学生逾8000人次;举办院长下午茶6场、书记有约8场,参与师生400余人,基本形成“日日有沙龙、周周有讲座、月月由院长下午茶或书记有约”的良好氛围。全年共有1000余人次学生直接参与全国、地方的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公共艺术教育深入推进;7名学生赴美参加汉语教学实践,127名学生参加暑期游学,2名学生受邀参加国际竞赛,41名学生赴东南亚开展国际领队实习,12名学生参加海外名校交换生项目,59名学生出国深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现代书院制作为学院育人新模式,主动翻开了青年学生教育培养的新篇章。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现代书院制将继续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活力新青年,创造条件助力每一位学生接力奋斗中国梦、青春建功新时代。


上一条:学院举行第二十五期“书记有约•共话之江”座谈会
下一条:我院校友胡月珠荣获“浙商女杰•十佳创业先锋”称号



返回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