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照,40多度的高温高不过建设指挥部14名同志建设“新校区”的热情, 他们正指挥着18支工程队600余位工人赶工期、抓进度,把吃苦耐劳当作一种乐趣,把流汗当作一种锻炼,尽心尽责,做好“新校区”的建设工作。
据悉,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于2012年6月7日授牌成立,负责土地征用、权证补办、资产过户、教师公寓的建设、学院总体规划建设及部分简体修缮等工作。
分秒必争
针对工程建设面临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指挥部秉承“激情、高效、团结、廉洁”的工作理念,发扬了“五加二”、“白加黑”的优良传统,按照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工作时间要求,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加班加点,为工程加快推进作出奉献。
自2012年5月起,截止翌年8月14日,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制订了《工作例会制度》、《每日工作电子交流制度》、《建设进展简报制度》等多项制度,保证工程建设的“执行力、服务力、担当力”,其中每旬一次的例会已经召开20余次,每旬一期的简报已出43期。
多头并进
在安全方面,指挥部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实施了“三级管理”,制度保证,合同保障,对工程建设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同时还对各项工程安排责任人到现场监督,对违反安全施工的行为当场指出并要求改正,并及时上报,下达整改通知书,严把安全关。
在质量方面,尤其在雨水管道建设上,指挥部下了一番功夫,翻阅了大量书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最终定下方案:选用600mm口径的雨水管,并深埋地底下1米多深。这样做既能保护雨水管道不被压碎又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
在进度上,指挥部对18支工程队、每一项目派专人负责,并要求他们每天向指挥部汇报当天工作,而指挥部负责收集汇总,并每10天向上级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为了更加直观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优质高效完成这次“攻坚战”,指挥部专门在墙上设置了工作倒排计划表。
精打细算
在早湖池河岸砌坎工程上,石料总量是否达标紧关河岸的整体质量。为此,指挥部事先做足准备工作,每天早上5点钟就安排专人到现场考察,全程监督石头称重。虽然检测工作让负责人苦了点、累了点,但是欣慰的是,功夫没有白费,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比计划足足减少了800多吨石料。
在校园围护工程中,指挥部原计划是采用“采光板”进行护栏,以区分施工区和使用区。考虑到新生入学后的安全及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指挥部及时调整方案,最终敲定改用空心砖围护。
目前,指挥部已完成绍兴县职教中心土地权证补办、迁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迁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建设项目用地批复、迁建工程总体规划批复等工作,学院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的新建及修缮和田径场移建等工程已全面开工,全力以赴确保9月份新生能够顺利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