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ENGLISH
之江新闻
之江要闻
校园生活
服务地方
媒体之江
返回
当前位置: 首页 >> 之江新闻 >> 之江要闻 >> 正文

学院召开2013年暑期中层干部会

2013-07-07   来源:文 学院办公室,图 组织与宣传办公室

  756日,学院召开2013年暑期中层干部会。会议专题研讨了两段制教学改革方案、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实施方案以及新之江文化建设等内容,就在学院“二次创业”的关键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实现超越式发展等达成了广泛共识。学校校长张立彬、副校长肖刚、学院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教授参加了会议。

  张立彬在会上充分肯定了之江学院办学十四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他强调要珍惜之江学院的金字招牌和办学成果,充分考虑现实因素和未来发展需求,进一步厘清之江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建设有特色、有水平,综合竞争力强的独立学院。他就之江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一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之江学院办学和发展的核心,为此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二要规范好学科建设框架。从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重点地发展学科建设;要全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物、青年英才和后备力量以及创新团队的建设。三要重抓科研,实现科学研究质与量的提升。四要建立起与之江学院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校内管理体制。五要构建包容、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张立彬对学院广大中层干部寄予无限厚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他希望广大干部:一要善于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学习;二要有大局观,处理好现状和长远发展、个人利益和学院整体发展的关系;三要善于谋划,通过自我工作实现学院的未来发展和目标;四要善于决策,能注意程序、广泛听取、果断拍板;五要宽以待人,心胸开阔,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六要用能力推动学院发展;七要注重廉洁自律。

  肖刚全面阐述了学校60年的办学历史,深刻解析了工大入选“2011计划”的成功经验。他说,学校走过的路就是之江学院今后发展之路,之江学院要站在“建立一所本科名校的制高点上”进行开拓创新。为此,之江学院要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更加注重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更加重视校友工作。要始终围绕“人才优先”的战略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自信心,创造出之江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站在转型升级的高度,克服困难,紧锣密鼓地推进迁建工作,确保新校区顺利入驻。

  计建炳说,学院办学十四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2013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学院位居第五就是明证。但是,与其他8所高水平独立学院相比,在各个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他详细分析了学院与全国同类院校在继续深造率(特别是考研录取率)、对外合作与交流、教学改革及成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虽然目前学院在某些单一的、局部的领域达到了省内一流的水平,但从系统、整体来看,学院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离真正实现“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发展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全院上下务必要以更高的要求迎接迁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多讲问题、多思考问题。首先要思考教学改革中的得失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学生,改、教、学三者要有机结合,不搞形式化。其次,要正本清源,正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师的根本职责,要教书,更要育人,不能搞育人线和教学线的分离。要对照“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目标,从严管理,大力倡导导师带徒制,全心全意促进学生成长。再次,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源头破解,对症下药,将思想认识贯彻到具体行动中来。

  郑雅萍在讲话中援引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广大干部深刻领会好干部的标准和时代内涵,切实提升执行力,共同实现学院发展上水平、上层次。她指出,广大干部不仅要有争创一流的使命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还要有超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做到司其职、尽其责,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做到勇创新、求突破,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黄新敏阐述了新校区学生从严管理的背景,指出了从严管理的必要性,强调了“培养更多社会有用的人”学生工作理念,并就学生从严管理作了具体工作部署。教务与设备办公室负责人解读了新校区教学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具体的措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会上,教务与设备办公室、科研办公室、人事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分别通报了学院教学、科研、人事、学工四方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意见建议。

  全体与会人员就领导讲话精神和会议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

大会现场

领导发言

小组讨论交流


上一条:全国化工高校两办协作组一行来我院交流工作
下一条:我院学生结成的“花儿团队”再次登上《中国梦想秀》



返回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