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研讨会于落下帷幕。本届论坛由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举办、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协办。开幕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郑雅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分别致辞。
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33所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中国分析哲学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江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志伟;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文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寅;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导师彭利贞;黑龙江大学《外语学刊》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洪儒;浙江省外文学会名誉会长、教授任绍曾;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博森和庞继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允清;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葆嘉;宁波大学副校长王文斌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
本届论坛以“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为主题。11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主旨发言,19位学者作了小组发言。参与论坛的学者们从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和语言哲学的多维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索绪尔所独创的学说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贡献。学者中有的认为,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以整合前人的理论,建立了形式的静态语言学体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具有独创性。他以抽象、系统的方法,以“关门打语言”的方式,建立了科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贡献。索绪尔的理论在他逝世的100年中,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不亚于哥白尼革命,给他冠以“现代语言学之父”,可谓当之无愧。

会议现场

郑雅萍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