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学院举办第二十三期辅导员“思政先锋”论坛,就“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开展研讨,团委、理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理学院承办。
会上,理学院作题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讨”的专题发言。辅导员陈晶莹老师分享了她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成长与收获。全体辅导员围绕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角色定位、发展困境、理想抱负水平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提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需要学院与辅导员个人的双轮驱动。一方面,学院可以通过激励、保障、晋升等政策的落实,助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还需要辅导员有反诸求己的自觉,不断加强自身锤炼,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背景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事无巨细的工作中,找到专长,积累成果,形成亮点。
会议认为,“六有”是辅导员通向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有效路径。一要“有情有爱”。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倾注最真挚的情感爱学生、爱同事、爱学院、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辅导员通向职业化、专业化之路的前置性基础;二要“有心有信”。对学生始终秉持关爱之心、责任之心,对工作始终葆有敬畏之心、进取之心。同时,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这是辅导员通向职业化、专业化之路的支撑点;三要“有为有位”。在高校这个生态圈中,辅导员要锚定自己的生态位,就必须有所作为,坚持立德树人,以出色的工作业绩来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这也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目标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