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千上万的毕业生手持简历,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苦苦寻求,企图敲开一扇通往职场的大门时;当许许多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把大学作为跳板,追寻自己五彩的城市梦时,他毅然踏上了布满荆棘的自主创业之路,用智慧与胆识打开了财富的大门,用双手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他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3家公司掌门人的蜕变,他就是2012杭州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之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4级学生宣剑波。
“大学让我收获颇丰”
自主创业并非只是宣剑波脑海中某一秒突然蹦出来的念头,大学四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为他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在校期间,他还曾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学生会主席等职务。这些学生干部的头衔让他在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份与别人不同的经历与快乐。
宣剑波告诉记者,学生干部的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也让他学到了许多“学霸”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网虫”在游戏中不可能学到的经验。“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统筹安排,工作思路要清晰明确,实际办事时需要灵活变通但也要杜绝随意性地出现,这些都是我在学生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谈不上是经验,但却在许多地方都适用”,“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这一点对于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宣剑波说道。这样的经历和收获或许无法让当时的他直接去赚取面包,但却一定可以让他在吃面包时感觉到每一口都是香甜的未来。
“创业就要敢想敢做”
俗话说:“创业艰难”。这一条创业之路对于宣剑波来说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创业初期,他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也曾一度陷入了事业的低谷。
“起初我做的是手机游戏的开发,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都处于事业发展的摸索阶段,公司的各项事务也尚未步入正轨。这时的我谈不上成功,工作中的许多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直到一年之后我将公司的重心转移到了网页游戏的开发上,公司的发展才慢慢走上了正轨”,宣剑波如是说。
当被问及个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时,宣剑波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四个字“敢想敢做”。在他看来,“敢想敢做”并不仅仅是一种有胆识、有魄力的处事方式,更是一种果决勇敢的心态。当然,拥有这种心态的前提必须是对自我充分的认可与信赖。正是有着“敢想敢做”的勇气,他才会在事业处于瓶颈阶段时果断地将公司发展的重心由手机游戏项目转移到了他认为拥有更广阔前景的网页游戏项目中去。凭借着这一点,也让他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同时,宣剑波也坦言,虽然创业就要“敢想敢做”,但如果处理得不得当,这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有时会“想当然”、“想法还不够成熟便立即付诸于实践”等。所以,如何尽可能大得发挥“敢想敢做”这一四字箴言的积极作用而规避它的消极影响,也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去理解和参悟的学问。
“在实战中学习”
“我走的每一步都在学习”,在采访中宣剑波反复说道。在他的理解里,“学习”并非只是对知识的被动吸收,“学习”应该由“学”与“习”两个部分组成:“学”是对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的汲取;“习”就是“练习”,即在实践和行动中获取知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学习,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把学习和真正的尝试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尝试,在尝试中学习,每一步都是实战,而非纯粹的习得,这就是我一直所信奉的”,宣剑波解释说。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未必是一个言语上的智者,但一定是一个行动上的巨人。正如宣剑波所崇尚的道家学说中所提到的“悟而有为”——有了想法就要去做,将想法转化为实践,而不是让想法变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同时,宣剑波也告诉我们:“要抱着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的心态投入到实践当中,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让结果变得更令人满意。”
这种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无疑是他走向成功之路的有力保证。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宣剑波早已有了自己的构想:他希望通过自己以及团队的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中国领先的跨屏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要想实现这一远大的理想,最重要的仍是脚踏实地地把每一步都走好。“暴富或者暴发都是不可取的,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去做才是最实际的”,正如他在“浙商语录”中讲的那样:“在企业的发展中,我更专注于踏实地进取,就像种庄稼般的精进。虽然每天的变化非常有限,但培育的过程是足以让我欣喜的。快速成长是一种成功,但长久的成功更是一种成功!”
同时,宣剑波也想告诉所有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在这个充满了机会的时代里,要努力成为一个能够抓住机遇的人。而机遇,往往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他也希望自己可以给大学生们传递更多的青春正能量,让更多的后来人在自主创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自主创业之路究竟在何方?其实,它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