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
为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创新,提升我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创新成果质量、教学创新能力,回应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个性化需求,学院拟举办“教创星火”教师教学能力暑期训练营,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与地点
1. 培训时间:2025年9月8日-10日
2. 培训地点:致知楼425智慧教室
二、培训日程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地址 |
9月8日 |
9:00-9:30 |
开营仪式 |
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致知楼425智慧教室 |
第一场 9:30-11:30 |
报告题目:《教研相长,思辨相依——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与感悟》 |
浙江工业大学 刘育京 |
第二场 13:30-14:40 |
分组实战 1)教学设计突围 完成一份1个学时完整教案和教学节段ppt 2)专家分组指导 |
各学科组 (工科、理科、文科) |
茶歇(20分钟) |
第三场 15:00-17:00 |
1)20分钟模拟授课+专家诊断 各学科组派出一位代表,分别进行20分钟课堂模拟教学,学员点评+专家针对性指导。 |
浙江工业大学 刘育京 |
9月9日 |
第一场 9:00-11:30 |
报告题目:《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一线教师教创赛之路》 报告内容:聚焦“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备赛与实战”,旨在帮助教师系统把握赛事核心逻辑与创新路径。 |
宁波大学 王蕾 |
致知楼425智慧教室 |
第二场 13:30-14:40 |
模拟答辩 分组代表进行“12分钟汇报+8分钟答辩”实战演练,导师现场点评。 (分组:新工科、新文科赛道) |
宁波大学 王蕾 |
茶歇(20分钟) |
第三场 15:00-17:00 |
模拟答辩 分组代表进行“12分钟汇报+8分钟答辩”实战演练,导师现场点评。 (分组:基础课程、课程思政) |
宁波大学 王蕾 |
9月10日 |
第一场 9:00-11:30 |
报告题目:《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范例分享》 报告内容: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范例总结,以录课视频、教学设计、创新凝练、现场汇报等基准材料为对象,分享其中的关键注意点,提升后续赛事选手的辨识度。 |
浙江工业大学 郑建炜 |
致知楼425智慧教室 |
第二场 13:30-14:30 |
分组研讨与材料撰写: 参训教师撰写申报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 |
参训教师 |
茶歇(20分钟) |
第三场 14:50-17:00 |
1v1材料问诊 导师针对有需要的老师进行材料诊断、提出意见 参赛资料包括:申报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课程思政赛道)、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相关支撑材料。 |
浙江工业大学 郑建炜 |
17:00-17:30 |
结营仪式 |
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三、参加培训人员
学院各二级学院、教学单位青年教师,教师教学竞赛培育选手
四、培训师资
专家 |
专家简介 |
刘育京 |
2020年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全国前五名),2019年获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特等奖第一名,2023年获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特等奖第一名。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健行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学院,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比能二次电池功能复合界面的纳米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c. Chem. Res.,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共发表论文80余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36,被引用4500余次(Google Schola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2021年主讲的《青年科学家“跟着总书记学思维”》之创新思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 |
王蕾 |
浙江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专家。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宁波市音协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3门国一流、4门省一流金课负责人,曾荣获宁波大学“阳光教授”、“最美教授”,6次荣获浙江省高校教学类竞赛特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宁波音乐奖,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郑建炜 |
获第五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国家三等奖,省级特等奖。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AI4Science、智能建模、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浙江省“领雁”计划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项,企业委托课题7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造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以第一或通信作者身份在TNNLS、TIP、NeurIPS、CVPR、AAAI、ACM MM、TGRS、TCSVT、TMM、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与会议中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CF A类近20篇,中科院1区近30篇,高被引论文4篇,热点论文1篇,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和最佳墙报奖各1项;出版发行专著1部;第一作者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省教改项目并结题优秀;获省优秀教学案例特等奖,入选省一流本科国际化课程,卓越示范导学团队示范奖等;担任浙江省电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专家、浙江省大学生人工智能竞赛执行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浙江广东等省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曾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
联系人:包老师,联系电话:0575-81112765,办公地点:行健楼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