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组织人事部收到了关于组织人事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针对此些问题、意见和建议,组织人事部进行了分析和检视,相关整改情况公布如下:
1. 关于调整非事业编制员工工资标准和五险一金问题
整改措施:从2019年9月起,按事业单位员工缴纳社保后的工资标准调整非事业编制教职工的工资标准。从2020年起,非事业编制教职工的社保及公积金缴纳基数调整为实际工资收入,实际工资收入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岗津贴、工龄补贴和岗位津贴。方案已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
2.青蓝导师考核加强问题
整改措施:学院组织人事部每年11月启动青蓝工程申请和考核青蓝工程指导情况,对新教师的上课技能、学术、科研方面进行指导,通过“以老带新”的培训形式,以听老教师上课,听同级教师上课,阅读相关著作,做读书笔记,写总结,写教案等方式来进行考核。在2020年将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主要目的是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增加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3.关于外聘教师课酬偏低的问题
整改措施:学院有明确规定,外聘老师是按照一定的职称标准来支付课酬,由于绍兴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等原因,学院于2018年已进行薪酬调整,目前学院外聘教师课酬与其他学校持平,没有明显的偏低,条件成熟将考虑新的调整。
4.关于绍兴编和非事业编工程、会计等高级职称评审出口问题
整改措施:已经和财务部的老师进行交接,是按照学校本部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的流程操作,打通绍兴编、非在编会计等人员职称评定的通道。问题已经解决。
5.关于干部从严管理问题
整改措施:学院制定了中层干部组织处理等实施办法,后续将根据实施办法进一步从严管理,在日常考核中从严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考核干部。
6.党员学习、继续加强教育问题
整改措施: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为了落实好学院党员的学习工作,学院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通过分党校、《学习强国》、《我在之江读报告》等措施为广大党员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尤其是《学习强国》这些APP,以智能终端作为载体,很好地将党员教育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又如《我在之江读报告》是学院联合浙报集团绍兴分社推出的音频专题,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形式,邀请学院的党员代表朗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让师生充分地学习了解十九大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同时提升师生的学习参与度。
7.离退休党员学习问题
整改措施:考虑到学院还有较多离退休党员,这些老党员情况特殊,他们有些腿脚不便,有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因此学院通过线上助学、线下送学、上门促学等一系列行动,在线上为老党员提供及时的学习指导,在线下送学上门,及时通知、提醒党员进行学习教育,为有困难的老党员提供完善细致的服务。争取落实好每一位党员的学习教育任务,让党员学习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8.“双师双能”落实待遇问题
整改措施:学院于2018年开始实施梦湖双师双能倍增计划,直至今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已逐步壮大,显著提高了学院教师质量,为学院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好良好基础。每年三月,教师可申请实践锻炼,实践锻炼结束后提交总结报告,学院给予业绩点补贴。至十二月,符合“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条件的教师可向学院提出申请认定。从梦湖计划实施至今,学院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约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0%。此项计划主要是希望促进各专业教师自觉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从而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9. 支部书记业务能力提升及作用发挥问题
整改措施:教工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奉献意识不够,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人事部将加强对党支部书记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正确引导,并将对支部书记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举措,切实提高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支部建设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各支部书记观看由学校本部录制的讲座视频进行学习、开展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议,参观周恩来故居等系列展览和系列宣誓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形成学习先进,奋勇争先的浓郁氛围。
10. 人才引进和学科结合度问题、优秀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留不住,希望出台好的政策吸引实验室人才,企业人才引进问题
整改措施:学院组织人事部将加快事业编制备案制申请,解决实验室和企业人才引进问题,同时加强二级学院年度引进计划的申报指导,根据各个学院的不同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人才与学科匹配度。